山东省齐鲁文化传承发展促进会

Shandong Qilu cultural heritage and Development Promotion Association

用好齐鲁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

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

讲文明、树新风,立足本职做奉献

 

Harmonious society, mutual benefit and win-win situation

周村商埠文化渊远流长

首页标题    齐鲁文脉    齐鲁文化    周村商埠文化渊远流长

西方人对中国的最初认识是从丝绸开始的。他们把中国这个遥远的东方国度称为“赛里丝”,意即“丝绸之国”。丝绸是中国的象征,也是周村的象征。很久以前,丝绸就成为周村的主要产业。周村因丝绸而闻名,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与苏杭丝绸并美神州,也是丝绸之路的起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周村的文明是依附于丝绸这种商品的生产、流通的,没有丝绸,就没有周村。丝绸业的繁盛,是周村工商业繁盛的源头,是周村开埠的肇始。  
 
  传说,远古时候周村的上空飞来一只凤凰,它用嘴衔来一个茧子,引导人类学会了用丝绸遮体。凤凰为了看到丝绸技术的普及,不惜让自己化为一座山峰,就是周村的凤山。
  丝绸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文明的载体。
  在古老的周村大地上,分布着许多龙山文化遗址,特别是在周村的前身——於陵故城的周围,出土了许多各种各样的纺轮等远古丝绸工艺的遗物。这说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甚至更久远的年代,周村就出现了丝织业。
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带着浩浩荡荡的随从视察各地。他站在芝罘山上,望着波澜壮阔的大海,听从了道士徐福的建议,组成庞大的船队,出海寻访仙境。船上除了三千童男童女,还满载齐地出产的磁器和丝绸。为了这批丝绸,於陵成千上万的人民,不分白昼夜黑地博丝、纺织,把最好的齐纨、鲁缟奉献给这位叱咤风云的帝王。
  经历了楚汉相争的战火,刘邦登上王位。这位最喜欢穿齐国丝绸的农民皇帝,下令在齐国设立三服官,专门织造供应皇室和对外礼品的丝绸产品。当时於陵和临淄并列齐地最大的城市。张塞的出使、班超的远征,第一次把中华与神秘的西方联系起来。随着汉帝国的开疆拓土,东西方的贸易开始繁盛起来。
  於陵城门一开,一车车丝绸东运海港,那里有朝鲜等国的商人在翘首以待;一支支驼队整装待发,是将要横跨亚洲腹地、在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寥阔天幕下远征西域的商旅。
  周村,此时已成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源头之一。
  史书中对周村丝绸业多有记载。《汉书》描述当时周村所属的长山县“俗弥多织”。
  “齐郡风俗,男子多务农桑”,“俗多织作”  这是隋人的评价。
  清乾隆年间,《淄川乡土志》记载:“蚕丝本境天然之大宗,每届春令,比户饲之,……本境虽能缫丝,而售与周村商贾织造。”
  古老的中华文明,孕育出流传千古的中国三大民间传说故事。
  其中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表达了封建社会中劳动人民对理想境界的渴望,最集中地代表了中国的农耕文化和丝绸文化。
  据历史记载,董永是千乘(今山东高青县高城镇)人,因为父亲去世无钱下葬,卖身到於陵(周村南郊)为奴。他的事迹被封建统治者作为封建家庭伦理道德的典范推广后广为流传。民间把牛郎织女故事中追求爱情自由、反传统的思想嫁接到他的身上,演绎出七仙女下凡的美丽动人的神话。董永是农民的形象,织女是丝绸女工的形象,正因为如此,故事在中国流传几千年不衰。
  古代在周村东郊修建有规模宏大的董永祠和董永墓葬,至今存留有槐荫、金盆底、变衣铺、辛韩(心寒)、萌山、董永山等与董永故事有关的地名,成为源远流长的丝绸文化的写照。

2019年7月5日 0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