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锡镶匠人李江玉:精于工 匠于心
“当当当……当当当……”热闹的威海韩乐坊商业街区,一家古色古香的门店里,传来阵阵清脆的敲击声,也奏响一曲“锡镶记”。斜阳透过窗户洒在正在作业的李江玉身上,她手持小锤轻轻敲击桌案上的锡片,顺着纹理,渐渐敲出莲花的美好形象……这是“威海工匠”锡镶艺人李江玉最平常的一天。
从当年默默无闻的锡镶学徒到如今“威海工匠”称号的获得者,这条荣誉之路是李江玉一步一个脚印实打实地走出来的,李江玉的一路成长,折射出了她一直以来对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也是她秉持匠人精神,缔造匠心品质的核心追求。
20余年奏响“锡镶记”
威海锡镶技艺发祥于清光绪末年,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二三十年代蜚声海内外,兴盛于英国租占威海卫时期,在抗日战争时期一度萧条,解放后开始复兴,改革开放以来,达到鼎盛时期。
从借鉴民间的“锡补”技术创造了独特的锡镶工艺开始,典雅古朴的锡镶工艺品受到不少人的青睐与追捧,甚至一度远销海外,成为威海对外贸易的重要出口产品之一。2009年9月,威海锡镶制作技艺更是被列入山东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说起选择锡镶这门手艺,李江玉说是一种因缘巧合。“20多年前,锡镶技术在威海正处于兴盛期,那时候威海大大小小的锡镶作坊有二十多家,我当时就觉得选择这个不会错。”那个时候,李江玉跟着老师傅从学徒开始干起,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天生闲不住又热心肠的她没事就喜欢为大家“帮忙解难”,也正是因为经常帮助周围的同事,她才逐渐学会了锡镶制作技术的所有程序。而老师傅们对她的毫不藏私与严格要求,造就了李江玉在锡镶道路上始终坚持技术的精湛与完美的秉性。
“1996年,威海的锡镶产业开始由盛转衰,不是说锡镶这门手艺没有市场,而是市场的需求量更大,利润更大,造成锡镶市场产品重量不重质,最终导致整个锡镶产业大滑坡。说实话,我那个时候也有过动摇。”李江玉告诉记者,当时几个信赖她手艺的客户对她非常支持,也让她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自立门户,坚持做精品锡镶工艺品,这一坚持就是二十多年。
匠心筑梦,凭的是传承和钻研,靠的是专注和磨砺。李江玉筑梦,凭的是一颗初心、一份信念,靠的是信任和坚持。“锡镶工艺品,不单单是迎合大众需求的实用品,更多的是凝结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工艺品。当初选择坚持下来,是因为在我眼里,锡镶它本身就是一门老手艺,一种文化,必须要传承,要坚守,这份传承和坚守,不容许有半分的敷衍与凑合,必须是精益求精。”李江玉坦言。
锡镶制作过程非常繁杂,要经过熔炼、锻打、镂雕、镶嵌、抛光、拼接等十几道工序,随着时代的发展,能吃得了苦,耐得住寂寞潜心钻研的人并不多,正是因为有像李江玉一样锲而不舍的锡镶匠人,才让这门技艺得以传承。
精益求精 植根锡镶传承
随着李江玉知名度的提高,各种订单纷至沓来,威海金镶玉工艺品有限公司的产品也远销国内外。订单多了,提高生产效率迫在眉睫。
2006年,李江玉接到一笔来自上海的大订单。客户来工厂考察,转了一圈就把产品利润算出。面对客户的压价,货量的压力,李江玉犹豫了。但在客户拿出新锡镶模具之后,李江玉当即接下此单,“当时就觉得,就算不赚钱,我也要把这种新模具掌握到手。”
传统的锡镶模具使用的是砚台石,存在易损坏、损坏后不易修复等问题。而这位客户自带的是一种硅胶材质的磨具,完全不存在上述问题。借此机会,李江玉将原来的模具全部进行了革新,大大提高了精细度和制作效率。
虽然在锡镶这条道路上已耗费半生心血,但李江玉一直没有停止探索的脚步,为了将锡镶技艺做得更精细,李江玉经常搜罗民间传统技艺去拜师学艺。她去江西学过锻铜,去云南学过打银,将这些与锡镶技艺原理相似互通的传统技艺吸纳消化。几年来,李江玉的足迹踏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靠着这份磨砺钻研、精益求精的精神,李江玉的锡镶技艺大幅提升,知名度也越来越高。
“我觉得‘工匠精神’是一种时代需要、一种社会导向,作为工匠就必须要专注、钻研。”在李江玉的办公桌上,堆放着关于大漆手艺的相关书籍,李江玉告诉记者,她现在正在学习大漆技术,想把锡镶与大漆相互嫁接,将这种老手艺融合传承,做出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