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齐鲁文化传承发展促进会

Shandong Qilu cultural heritage and Development Promotion Association

用好齐鲁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

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

讲文明、树新风,立足本职做奉献

 

Harmonious society, mutual benefit and win-win situation

《孟子》主要思想

首页标题    齐鲁文脉    齐鲁经典    《孟子》主要思想

《孟子》主要思想

一、民本:民本思想是孟子思想的精华所在。

(1)他明确提出只有保民才可以天下,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梁惠王上》)

(2)他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他认为决定统治者统治地位的政治基础是民心的向背,民心归服是统一天下的决定性因素, 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孟子·离娄上》)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民比君主更重要,基于这种观点,

(3)他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二、仁政:

仁政思想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

孟子仁政思想主要表现在养民、教民两个方面。

1.养民:

     一要制民之产,

    是故明君必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孟子·梁惠王上》)

    民之为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无不为已。(《孟子·滕文公上》)

     孟子的仁政就是要合理解决土地、衣食、教育等基本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土地问题,仁政必自经界始。(《孟子·滕文公上》)

二要使民以时,休养生息。

    孟子认为统治者在征 用劳役时就以不违农时为前提,同时也反对滥捕乱伐,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孟子·梁惠王上》)

    当时战争不断,而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强,频繁的战争必然贻误农时,影响农业生产。其不入洿斧斤以时入山林则反映了注重保护自然资源的可贵思想。

三要取民有制。

    他主张薄税轻敛取民有制。

省刑罚,薄税即不能滥征,不能搞苛捐杂税。

    他把这看作是富民之道,说:易(治)其田畴,薄其税,民可使富也。

    他把之税描绘为最理想的税制,认为这种十分抽的税率不能再提高,而且还须根据实际收成情况而减征或缓征。

    他列举当时赋税繁多的情况说:有布缕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

征布、征粮,还要征劳役,三重负担加在一起,人民是不堪忍受的:用其二而民有殍,用其三而父子离。

     他要求对这种重税加以宽减,君子用其一,缓其二。

2.教民:向人民施以教化。

    他屡屡说: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他认为教化是保证社会和谐的重要措施,教化可以使人明人伦

3.法先王 

孟子主张行仁政, 必须效法先王(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的王道统治政治, 这样便能把仁政施行天下。

 

三、王道:

王道是孟子提出的国家政治的最高理想。

孟子认为民本与仁政能否实现,关系到能否实现王道这一目标。

    孟子所谓王道,即以德行政者王,他列举商汤、周文王行王道的例子: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在孟子看来,实行王道之治就是保民而王,就是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梁惠王下》)

    正因为孟子把实现王道作为最高的政治理想,所以凡不以王道治国者,便都被他视为罪人,视为独夫民贼,遭到他的猛烈抨击。


四、性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在孟子思想中,性善论是其伦理思想和政治思想的根基。

    吾养吾浩然之气。孟子认为,人的本性与动物本性的不同之处在于人有道德,即人生而具有仁、义、礼、智等道德品质,人们都有一种先天向善的能力,即良知良能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其所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 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

意思是说,人们无须乎学就会做的,这是他们的良能;无须乎用脑筋思考就知道的,这是他们的良知。两三岁的孩童,没有不知道爱他们的父母的,等到长大了,又没有不知道尊敬其兄长的。亲爱父母便是仁,尊敬兄长便是义。

向是向善之心向,而人之向善之心向是根源于人性的,由此可知,人性当是善的。

      孟子认为: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在孟子看来,没有同情、羞耻、辞让、是非之心的人,简直不是个人。人有这种心向,就好比人有四肢一下,是自然而然的。因此仁义礼智,非由外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仁义礼智这些美德,不是由外面给予或施加的,而是人本身就生而具有的,只不过人们不去想它罢了。孟子的「性善说」, 主要发挥孔子「仁」的观念。孔子中的「仁」缺乏了理论基础及尚未解释「道德价值根源」的问题。

因此, 孔子要建立「道德价值根源之自觉心」, 认为善是人的基本自觉, 这种自觉是表现恻隐、羞恶、辞让及是非四端。「四端」说明道德价值的自觉, 是与生俱来的。这便能补充孔子「仁」学理论的不足。


2019年6月17日 21:40